2000年4月14日 星期五

低年級美勞~教學成果與檢討12


★ 單元名稱:猜猜我是誰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學日期:8914

一、單元構想:
1.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,只要動一動腦筋,加以改變使它能賦予某種機能性,成為可以活動的有趣玩具。同時培養小朋友變通的創造思考能力。

二、單元目標:
1. 能了解什麼樣的結構方式,會產生張開合攏的機能。
2. 能利用開合機能構想並製作出活動玩具。
3. 能做出有趣的造型聯想。

三、教學活動:
1. 展示具有開合機能的玩具。
2. 讓小朋友思考如何將蒐集來的紙盒材料做出開合的效果。
3. 請小朋友構想出玩具的造型。
4. 運用剪、摺、黏、貼等技法,結合其他材料,做出自己所想的造型。
5. 讓小朋友操作玩具及做角色扮演的活動。




四、日誌:

1. 利用前面「堆堆看」的單元所剩下的紙盒,來做開合機能的童玩,使得紙盒的功能性再擴大。
2. 將設計好的造型拿來操作時,可以與國語說話課配合,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,

五、檢討:
1. 在進行造型變裝時,有些小朋友能很明顯的剪貼出造型的特色;有些小朋友則剪貼出來的東西都是小小的,像是缺乏信心一樣。經過說明與鼓勵,仍有幾位還是堅持表現,一方面尊重小朋友的想法,仍予以肯定;另一方面,則思考是否是小朋友的個性發展關係,或是缺乏信心表現,或者是引導說明不夠,希望在下次類似活動設計時,改進引導方式,再予以觀察。
2. 大部份小朋友的造型創意性沒有預期的高,可能是受限於紙盒形狀的影響,因為大部份是方盒。所以,在下次教學時,應該改進材料的範圍,像襪子、手套、紙盤、紙碗、紙杯、紙袋等,只要小朋友可以聯想到的,而且可以製作成具有開合機能的材料都可以利用。讓創意更多樣化。
3. 這次小朋友的作品都將這個開合結構聯想成嘴巴來製作,沒有其他的聯想,這可能是自己在引導時的刺激不夠,未能引發出小朋友其他的想像,所以在下次教學時,要修改引導的方式和方向,讓小朋友能更多元思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