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單元名稱:米羅的畫 教學日期:88年11月30日
一、單元構想:
介紹與欣賞米羅的畫,一方面能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,另一方面也能鼓勵小朋友自由發揮、大膽表現自己的創意於作品。
二、單元目標:
1. 能感受米羅作品的色彩、線條及造型之美。
2. 能想像作者所要表達的感覺。
3. 能勇於發表自己對藝術作品的體會與感受。
4. 能肯定自己的創作能力。
三、教學活動:
1. 引導小朋友觀察及欣賞米羅的「贈與大衛 費爾南德滋.米羅」和「在月夜裡鳥正環繞著一位擁有三匹馬的女人飛翔」的畫,讓小朋友感受到大畫家也跟他們一樣天真。
2. 簡單介紹大畫家米羅。
3. 讓小朋友想像米羅畫中所要表達的感覺。
4. 鼓勵小朋友將所想像的、感受的表達出來。
四、日誌:
1. 本單元原本並不在我的主題教學計畫中,只因為在前幾次的教學活動中,有小朋友被同學說作品模仿與抄襲,且又害怕自己畫得「不像」,而產生情緒困擾,只要到了美勞課,就有內縮、恐懼、愛哭的行為產生。
2. 因此,加入對米羅作品的賞析,透過米羅作品中大膽的用色與非具像的線條描繪的刺激,來打破小朋友「要畫得像或不像」的困擾,然後建立其信心。
五、檢討:
1. 利用放大複製的米羅作品的海報,讓小朋友去猜測畫家所要表達的內容為何,來引導出小朋友的想像力。大部份的小朋友都能很熱烈的發表自己的看法,有的會從線條變化來說,有的會從顏色感覺來說,有的會從形象、符號來說,有的會從整個主題來說。
2. 當再告訴小朋友作品的名稱,畫家大致想要表達的原意為何時,小朋友都覺得很驚訝,頻頻問:「真的可以這樣嗎?」,這時,則給予肯定的回答,並鼓勵小朋友在做創作時,要勇敢的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或表現出來。
3. 大部份的小朋友都對米羅的作品感到好奇,而且表示很喜歡,印象深刻。在往後教學的課程計畫中,可以考慮加入其他畫家的作品欣賞,讓小朋友感受到不同的藝術風格表現。
4. 下一單元的設計,將考慮一個能利用本單元所學到的精神運用在作品表現上的活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